听新闻
放大镜
《检察日报》:精准服务大局,打造检察监督新亮点
2019-03-26 14:36:00  来源:检察日报

  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杨景海做客“新时代四大检察”网络访谈,就检察机关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服务和保障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检察公益诉讼等工作与网友展开在线交流。

  严格依法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在杨景海看来,要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首要任务是要提升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我们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扛起政治责任,突显检察担当,坚决打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这场硬仗。”他说。

  2018年,山西省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涉黑涉恶犯罪1425件4574人,起诉538件2860人。监督立案32件85人,纠正漏捕283人、漏诉148人,追诉漏罪404起。“我们成功办理了运城侯氏兄弟‘603’盗掘古墓葬系列案等一批社会影响恶劣的黑恶势力犯罪案件,有力增强了人民群众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杨景海介绍。

  工作实效的取得与办案机制建设不无关系。记者了解,针对一些重大复杂疑难案件,山西省检察机关建立了内部会商机制,严把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法律适用关。同时,“捕诉一体”办案机制的全面推行,更是极大地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

  “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我们对2014年以来办理的涉黑涉恶案件开展‘回头看’,同步研判关系网、‘保护伞’,发现涉黑涉恶犯罪线索67条。办案发现并移送黑恶势力‘保护伞’线索118件79人。”杨景海补充说。

  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司法保障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重在务实。山西省检察机关以服务企业家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作为抓手,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我们与省工商联召开企业家代表座谈会,制定了支持企业家创新创业意见和服务民营企业发展16条措施。”杨景海介绍,2018年山西省检察机关对侵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犯罪共批捕844件1265人,起诉1068件1641人。

  “检察办案要严把法律政策界限。”杨景海说,在办案中,山西省检察机关注重区分民事纠纷与经济犯罪、灵活经营与违法犯罪、个人犯罪与企业违规等界限,精准适用法律。

  “我们还开展了虚假诉讼专项监督活动,办理了24件虚假诉讼监督案件,对涉企民事案件的执行活动进行监督,全年办理了250件执行监督案件。”杨景海表示,一系列的检察工作部署营造了法治化营商环境。

  为了更好地推进综合治理,山西省检察机关还主动走进企业,积极为企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出谋划策,助推经济健康发展。先后召开两次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发布支持服务企业家创新创业的20起典型案件,并对涉及民营经济领域刑事犯罪进行法律风险提示,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

  通过公益诉讼挽回国有财产损失2.3亿元

  检察官是公共利益的代表。在过去的一年,山西省检察机关先后部署开展了“保障千家万户舌尖上的安全”、涉汾河流域污染整治、保护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国有文物保护5个专项活动。

  “我们共发现公益诉讼案件线索8606件,立案6178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6092件,向人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84件,法院审结54件,判决49件,判决支持率100%。”杨景海介绍,通过公益诉讼,检察机关挽回国有财产损失2.3亿元,督促收回欠缴的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9.1亿元。

  在检察公益诉讼中,如何做到“办好一件,影响一片”?杨景海介绍了古县检察院的实践:针对非法堆放矸石污染环境问题,古县检察院向环保部门制发了检察建议。

  “这份检察建议引起县委高度重视,组织相关部门投入资金7500余万元对全县45处约1570万吨煤矸石和六大类63个突出环境问题进行全面治理和整改,形成了检察机关、行政机关、企业之间‘检察引导、多方联动、共同治理’的效应。”杨景海说。

  在办理检察公益诉讼案件过程中,山西省检察机关共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违法犯罪案件线索104件,向纪委监委移送相关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涉嫌违法犯罪线索22件,纪委监委立案25人,给予处分27人。

  回顾一年来检察公益诉讼工作,杨景海表示,检察公益诉讼工作已见成效。谈及下一步的工作安排,他说,“要继续坚持依法维护公益,不断提高依法诉讼能力,要加强对公益诉讼典型案例的宣传,进一步形成支持公益诉讼的合力。”

  编辑:贺俊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