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检察公益保护职能向前端延伸,全方位立体化履行公共利益代表职责,4月19日,锡山区检察院与无锡市锡山水务有限公司顺利签约,启动全市首例环境公益损害防控项目。锡山区区委常委、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陈秋峰以及环保、住建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了启动仪式。该项目的启动标志着该院在公益损害防控领域步入制度化、规范化、常规化阶段。
检察公益诉讼的目的在于保护公益,相比整治已有损害,事前预防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效果更好,企业和行政机关也更易于接受。因此该院以水域环境公益损害防控为切入点,与锡山区污水处理龙头企业——无锡市锡山水务有限公司共建环境公益损害防控项目。启动仪式上,该院和水务公司签署《关于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协作意见》,该协作意见深化了双方在重点领域的协作配合,进一步完善了线索移送、信息共享、司法鉴定等方面的协作方式,有效解决检察机关在水环境污染监督方面的难点。锡山水务公司向与会人员详细介绍了该公司的基本情况以及发展前景,并诚挚地表达了与检察机关协同保护辖区水环境、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决心。
该院党组书记、检察长何莹在签约仪式的讲话中,表达了对此次环境公益损害防控项目的殷切期许,向企业传达了“检企合作、互利共赢”的理念:一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在协同保护上实现新提升。发挥“检察大数据中心”和“公益诉讼智能研判平台”的优势,与无锡市锡山水务公司的污水排放动态监测功能优势互补,共享数据资源,建立从源头到末端全程“链式”监督。二是努力加强协作、互联互通,在深化配合上实现新提升。以检察公益诉讼制度为载体,以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为主要形式,助推完善行政执法效能,落实“双赢多赢共赢”理念,确保“一企一管”落到实处,在防止企业超标排放、帮助提升监管效能上贡献检察智慧。三是加强落实推广、回报社会,在预防宣传上实现新提升。以环保公益诉讼典型案例、水域生态地图和污水处理现场为“展品”,搭建环保公益损害防控项目“展示区”,推动“开放式”的水域污染警示教育模式和“直观式”的水环境保护公益宣传模式,在“亲民式”的生态文明建设法律政策普及氛围中,打造全市范围内有影响力的“检企共建”生态环保宣传教育品牌。
区委常委陈秋峰对该院的环境公益损害防控项目高度重视,表示检察机关紧跟中央关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步伐,积极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规范企业管理,助力现代化治理出发,促进水污染防治与司法实践紧密集合,推动公益保护的防控与整治相结合,以检察视角为相关行政机关建立健全水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提供动力源泉,为当前建设“美好锡山”城乡品质跃升提供良好的司法保障,积极贡献检察智慧。
同日,该院就锡山水务公司在输送水质监控方面存在的问题,向该公司送达一份检察建议,建议其在各接管企业排污口或污水泵站加装在线监管设施、设备,对输送的污水水质进行过程监控,及时掌控排污企业的水质、水量、排放时间等数据,防止企业超标排放。
下一步,该院将以该环境公益损害防控项目为载体,实现检察机关与环保企业强强联手,向上追溯污染源头,及时发现公益诉讼案件线索,向下协助污水处理厂监督关键环节,并全链条监督住建、环保等职能部门履职情况,推动形成公益保护共建共治共享网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