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开展以案释法(一)
2018-10-17 09:48:00  来源:
 
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开展以案释法
每一个法治故事的背后
近年来,锡山区人民检察院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纵深推进以案释法,不断提升检察机关公信力和人民群众满意度。

  典型案件

  充分发挥警示作用

  近年来,区检察院把“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的要求有效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充分发挥重大、疑难、复杂、社会影响大、群众广泛关注、新类型等典型案件的警示教育作用,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面对不同对象,结合案件办理环节,采用不同形式加强以案释法,最大限度增强以案释法说理的效果和受众接受度。

  2016年,区检察院办理的上海生活垃圾跨境倾倒污染环境案是锡山区自设区以来最重大的污染环境案件,社会关注度高。

  该院在提前介入侦查过程中发现,从证据收集、适用法律、污染环境事件应急处置等方面,公安、环保、法院等部门存在不同的认识。为此,通过跨部门联席会议,就案件的法律适用、证据标准和污染检测、环境净化应急处置费用计算等问题达成共识,为更准确作出侦查指导、开展必要的释法说理提供便利。

  案件到庭审阶段,区检察院公诉人对10名被告人开展教育谈话,从法律分析、事实认定等方面耐心细致释法说理,并就污染环境罪的犯罪构成、成因以及危害后果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使10名被告人深刻认识到自己的犯罪事实,真诚悔悟。

  该院还邀请案发地村委干部和群众代表旁听庭审,在场群众纷纷表示,旁听了公开审查,切身感受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为了自己和子孙后代的幸福,坚决杜绝污染环境,实现“旁听一个案件、了解一部法律、教育一片公民”的普法效果。

  案件办结后,该院撰写了《锡山区院:城市垃圾的“奇幻漂流”》等宣传稿件,通过各级各类媒体加强对外宣传,扩大以案释法的范围和效果。广泛发挥“微宣传”作用,利用微电影、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传播检察职能法律知识,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结合所办理案件,创作微电影《守土有方》《一场垃圾漂流的发财梦》等,积极开展以案释法。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区检察院还积极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把信息化手段应用到普法宣传服务群众上,主动对接乡镇(街道)综治管理系统、“民情App”等平台,构建“网上、掌上”检察院,形成“检察室与联系点相依托、检察官与联络员相配合、网上与网下服务相结合”的“互联网+检察”精准服务民生工作机制。利用“互联网+检察”工作平台,将每一个典型案例及时编辑整理,通过群众喜欢的方式,实时传送到群众“手中”,普及法律知识。

  尤其是近年来,结合污染环境典型案件,区检察院加大污染环境犯罪知识宣传,呼吁群众行动起来保护生态环境,并借助“互联网+检察”工作平台,接收、搜集群众对污染环境等犯罪线索的举报,畅通群众涉法诉求,以个案延伸检察服务,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升检察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编辑:贺俊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