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垃圾围城怎么破
2018-11-29 10:15:00  来源:检察日报

 

  沈海平

  工业化时代,消费品极大丰富,吃穿用玩,上趟超市或网购,都可以搞掂。人们在享受生活便利的同时,也源源不断地制造着垃圾。本人居住的小区,每幢楼前都并排摆放着五六个大垃圾桶,一到晚间,几乎每个垃圾桶都集得满满的,有时还溢出边沿,遗洒在地上。想到小区有几十幢这样的居民楼,再联想到整个城市,每天产生的垃圾规模之大,难以想象。据称,全国有200多座大中城市都存在垃圾围城的现象,原因是垃圾处理的速度远远赶不上垃圾产生的速度。

  治理垃圾问题,国际上的普遍经验是实行垃圾分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别的垃圾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包括资源化再利用、焚烧和(无害化)填埋。应该说,无论是垃圾分类还是处理,都不存在技术的障碍,关键是成本问题,而成本问题的关键又是谁来承担。垃圾问题实质上是经济学上所谓的外部性问题,必须将垃圾产生和处理的外部成本内部化,才能有效解决垃圾问题。在这方面,有关部门在认知、观念、策略上还存在很大的欠缺。

  在垃圾分类和处理上,日本可谓国际上的模范生。据称,日本垃圾分类严谨细致,几近“苛刻”。比如,横滨市政府的垃圾分类手册多达27页,其中包含了500多项条款。日本的街道上几乎不设垃圾桶,居民须按照规定的日期和时间段在规定地点投放垃圾,由当地政府负责回收。一些行政区会在年底向居民发放“年历”,通过漫画形式,指导人们进行垃圾分类,并用不同颜色来标注不同类别垃圾的收集日信息。日本还依垃圾类别实行从量收费。一般情况下,有害垃圾和资源垃圾的收运是免费的,而可燃烧和不可燃烧垃圾则要按垃圾体积付费,市民通过到指定地点购买特制垃圾袋完成付费。乱扔垃圾要受到严格的处罚,甚至要承担刑事责任。日本的垃圾分类及处理卓有成效,既使资源得到了最大可能的再利用,也造就了一个干净整洁的公共环境。

  在我国,随着城市垃圾问题日益突出,近几年也引入了垃圾分类概念并付诸实践。虽然不能说没有成效,但与制度的预期效果差之甚远。首先,分类的标准太粗疏,一般分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等几类。就可回收垃圾而言,其包含的种类有很多,如果不加细分,怎么回收,谁来分拣?其次,什么是可回收垃圾,什么是不可回收垃圾,普通市民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如果无人指导,分类就是一句空话。第三,对于不按规定分类、随手乱扔垃圾的人没有制裁措施,有多少人愿意认认真真去分类?第四,即使有居民确实对垃圾进行了认真分类,但是很多垃圾收运公司为节省成本,最终还是将各类垃圾倒在同一辆垃圾车内,使它们混同在一起,导致分类完全失去了意义。由此,很多人都不愿意再去分类了。

  在传统的自然经济时代,虽然生产方式、生活形态处于落后状态,但是生产与消费、人与环境维持着一种自然的平衡,环境具有高度的自净能力,人类基本不用担心环境会受到破坏或污染。然而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日益丰富的工业消费品虽然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生活的便利化和生活质量,但是工业产品在被消费以后,最终都会以垃圾的形式进入自然环境。而随着工业化的急速发展和人口规模的扩张,随之而来的垃圾的生产速度和规模也急速扩张,如果不加以有效的治理,必将超越环境承载的极限,演变为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有关部门应当将包括垃圾治理在内的环境问题放在与发展问题同等重要的战略位置进行谋划和应对,探索出一条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编辑:贺俊丽